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当中说道:“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第134页)很显然,在当前的情势之下,不论是外在的环境(自然的和社会的)还是人们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都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我们都处在这一变化这种;促成这一变化的唯一动力是人们的实践形式和内容的具体的、现实的改变,而对于后者这一根本性的改变,我们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科学的、清晰的意识,这是我们在理论上的不足之处,只能够通过长期的、大量的、刻苦的钻研和研究才能弥补这个缺陷。
【资料图】
我们再次回到一开头提出的那个问题:当务之急是什么?答案是,当务之急是一种革命的实践。怎样才算是一种革命的实践?如何实践?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如何行动?如何思考?紧接着就会引出一系列的问题。难道我们能够完全依赖于伟大的马克思把所有问题都替我们解决吗?
可是,提到实践,即便是饱识之士也会感到迷茫。除了提出一些最抽象的概念以外,他们似乎狗嘴里总是吐不出什么象牙。正如本雅明所说:思想在这个地方卡壳了。
“思考不仅包含着观念的流动,也包含着观念的梗阻。当思考在一个充满张力和冲突的构造中戛然而止,它就给予这个构造一次震惊,思想由此而结晶为单子。历史唯物主义者只有在作为单子的历史主体中把握这一主体。在这个[单子]结构中,他把历史[实证]事件的悬置视为一种拯救的标记。换句话说,它是为了被压迫的过去而战斗的一次革命机会,他审度着这个机会,以便把一个特别的时代从同质的历史进程中剥离出来,把一种特别的生活从那个时代中剥离出来,把一篇特别的作品从一生的著述中剥离出来。这种方法的结果是,他一生的著述在那一篇作品中既保存下来又被勾除掉了。那些被人历史地领悟了的瞬间是滋养思想的果实,它包含着时间,如同包含着一粒珍贵而无味的种子。”(瓦尔特·本雅明,《历史哲学论纲》,《启迪:本雅明文选》,275页)
观念在流动着的思考当中会发生断裂、产生梗阻;在观念断裂之处,人们面对的是极大的矛盾与冲突;主体一开始对这种矛盾和冲突是无意识的,他仅仅只是对这种令人不悦的卡壳感到闷闷不乐,因为晚期资本主义正在系统地制造出一种以绝对的平滑和顺畅为其追求、规避一切使人不快的、硬核的、异质性的他者的自恋幻想,把人们统统制造成为一种自恋式的主体,这种主体“心甘情愿”地沉陷在其“自我”的封闭平衡与循环之中,一切真实的、有欲望的他者都被体验为创伤性的干扰力量,它们作为一种异质性的干预和暴力,将自我的封闭循环撕裂了,因此,这种暴力是应当被排斥的某种事物。
在无意识的矛盾与冲突之中,它只是产生了一种隐隐的、模糊的感觉,好像夏天远处预示了一场遥远的暴雨的隐隐雷声似的。
历史之所以被把握为一个单子,那是因为,任何矛盾与冲突必须有一个界限和终结;当单子尚未形成其自身的界限和终结之际,意识呈现在一种隐隐雷雨般的模糊不清的矛盾当中,并且在这种矛盾和分裂面前,意识分明感受到的是一种停顿、一种卡壳,一种梦醒时分的茫然和不得出路的痛苦。在这种茫然和痛苦之中,历史的实证事件被悬置起来了,也就是说,实证的历史条件,亦即所谓的客观历史事实,被打上了一个最激进的问号;曾经能够得以正常循环和运转的象征秩序,现在完全失效了。意识陷入了一种极大的不确定性当中,它本能地求助于过去生活的经验,希望旧的象征秩序的循环能够解决它现在面临的全部问题。但与此同时,意识并不完全就是悲观和绝望的,同时蕴含着一种拯救的力量。
询问“当务之急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就相当于是询问,“意识目前的界限是什么”这个问题,就相当于询问“目前的全部生活在什么地方卡壳了”这个问题。上述的这个最重要的问题从未被严肃地思考过,经过二十年左右的出版市场化、翻译、互联网传播的发展,知识已经卸下其启蒙主义的神圣假面,成为了普遍的、几乎要说是触手可及的东西;但与此同时最现实的事实就是:人们依然无知,尽管从无知状态当中解放出来的力量不在别处,就在他们的双手和头脑之中,但现实的情况仍然是,解放仍然处在潜能状况。阶级意识在知识传播的过程当中并没有自发的增长;最迫切的问题并不能够在当前的知识库当中得到解决,甚至根本没有意识到,没有成为思考的、意识的对象!学习的动力来自于一种对迷茫和不确定性的恐惧和逃避,而不是来自于阶级斗争的实践经验和阶级意识的绝对命令。当今哲学界一派混乱,与此同时又呈现出从未有过的一致性:一方面是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流派、理论派别、意识形态彼此之间永无休止的永恒攻讦,另一方面是这些争斗不休的哲学流派最终都被证明是服务于资本主义市场秩序的哲学-意识形态商品,是供“顾客”“自由挑选”的意识形态烟幕,在无穷无尽的拜物教-现代犬儒主义的空转当中维持在一种永远只有空头承诺、永远达不到任何行动的尴尬地位。理论的探索,任何一个精密部位,任何一个边边角角都被发掘出来拿显微镜看了个遍,启蒙、大众化、普及知识的幌子如今已经显露出它的真面目了:这一切的背后是一些理论姿态上谄媚、政治姿态上投机、迎合“大众口味”的哗众取宠的垃圾。知识分子的虚伪的神圣外衣统统被扯下来,露出他们狰狞的、令人作呕的真面目。所谓的公共话语空间,难道实质上不是商品的在人的头脑当中的市场竞争吗?讲解这一个或那一个哲学家的生平与学说,这一个或那一个唯物主义者的思想,与这一个和那一个商品有什么本质性的区别?
需要避免的是一味地陷入对意识形态攻讦永无休止的争论之中,与此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市场本身就是一个永恒的战场,新的永远战胜旧的,没有人真正愿意回到过去,复活那些被埋没的幽灵。躲在“知识”,或者确切来说,大学话语的外衣之下,躲在“学习”这块遮羞布后面的是一些吃人吸血的厉鬼,他们一方面榨取前人伟大的思想的劳动成果和无数无产阶级的体力的和脑力的劳动成果,以服务于他们自己的目的;另一方面他们也是这市场上的苍蝇中的一员,嗡嗡嘤嘤喋喋不休,也不过是被市场逻辑所切割和宰制的被统治者。在他们的“学习”里面是永远不存在真正严肃的“实践”的,因而只能是一种恶趣味的假“学习”,这双“学习”的目光当中并不是对行动殷切的呼唤和热望,而是冷眼旁观,是讥笑、取乐和无所事事。倘若没有实际斗争的经验,意识是绝对不能凭借着某种“理论学习”来迈出这一步的。它闭关自守,它故步自封着。
殳年
标签: